“是说芯语”已陪伴您1097天


作者 | 董温淑

编辑丨李曙光



114日,国内为数不多的通信基带企业——翱捷科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基带芯片第一股”。不幸的是翱捷科技开盘即破发,截至收盘大跌33.75%创下今年以来A股新股首日最大跌幅。

基带是实现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功能的基础部件,是手机等终端设备最重要的部件。一个手机可以摄像能力一般、性能平平,但只要打电话、上网功能完备,那几乎无碍于使用;如果基带芯片不行,打电话上网都成为问题,那几乎不可使用。

目前,翱捷科技的看家本领就是蜂窝基带芯片、非蜂窝物联网芯片等。

翱捷科技的英文名称是“ASR”,翱捷科技自2015年成立以来先后收购了芯片企业Alphean(韩国)、江苏智多芯(Smart IC),现任董事长戴保家则曾是锐迪科(RDA)的创始人,所以ASR的第一层解释是三家公司首字母的缩写。

还有另一种风趣的说法:ASR可以是“Anti-Spreadtrum & RDA”——反抗展讯和锐迪科(现已合并为紫光展锐),这种解释暗示了翱捷科技创始人戴保家国内二度创业、誓要超越第一次的抱负,也反映出几家企业之间的纠葛。


翱捷科技与紫光展锐确实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同时,贯穿在翱捷科技成长史中的,是中国通信基带产业曾经后来居上的荣耀、错失风口的失落,以及再次加速追赶的决心。

最重要的基带芯片


翱捷科技的创始人戴保家,也是锐迪科的创始人。2004年成立的锐迪科和2015年成立的翱捷科技均主营通信芯片产品,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有人调侃说:翱捷科技对戴保家来说,就像是大号锐迪科练“废”了之后,再开个小号重新来过。

不过,这个“小号”在一些方面,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2017年,翱捷科技成为国内基带公司中除华为海思之外,唯一一个拥有“全网通”技术的公司,也就是一个基带能支持各个运营商的各个通信频段,其中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2G/3G/4G各个网络共六个通信模式。搭载了全网通基带的手机,主副卡能够支持国内外所有运营商网络制式。

相比于消费者耳熟能详的高通骁龙、华为麒麟等手机应用处理器(AP)芯片,基带(BP)芯片的角色更像是“幕后英雄”,和射频(RF)芯片同属于通信芯片。如果说应用处理器芯片是手机的“大脑”,那么通信芯片则像是手机的“耳朵”和“嘴巴”。

具体来说,射频芯片负责收发无线通信信号,基带芯片则负责对无线通信收发的信号进行数字处理,承担基础又不可缺失的角色。

全球领先的手机企业都逐渐将触角伸向基带领域,其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2019年7月苹果壕掷10亿美元将英特尔基带芯片业务(包括约2200名相关员工)整个收入囊中。


目前,翱捷科技已经形成蜂窝基带芯片、非蜂窝物联网芯片、超大规模系统级芯片(SoC)、半导体IP授权服务的产品布局,终端客户覆盖了美的集团、360等知名企业。

不过,翱捷科技同时还面临着持续亏损、5G基带技术落后的尴尬

根据招股材料,从2018年到2021年9月30日翱捷科技合计亏损约43亿元,差不多一个月就要亏掉一个“小目标”。

究其原因,目前翱捷科技的5G技术发展滞后,5G基带产品还处在回片调试阶段,理论上还需要再与芯片制造商进行多番试产、测试才能向市场推出成熟产品。公司招股书写道:“预计首款5G芯片将于2021年末或2022年初实现量产。”要注意的是,按照市场惯例,芯片从量产到落地到客户产品中,也要花费时间进行验证。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大体上遵循“每10年一代”的规律,留给翱捷科技的时间并不充分。


“贪心”的戴保家却出局了


翱捷科技的技术落后,部分原因在于其2015年才成立,已经错过了智能手机、4G通信芯片技术起飞的窗口期。

芯片领域的许多创业者都有技术背景,在多年研发实践工作中发掘了商业才能,戴保家也不例外。

根据公开资料,拥有佐治亚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硕士学位、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戴保家有多次创业经历,2004年创办锐迪科之前,还曾于1986年联合创立Excel联营销售公司(香港),2001年联合创办通信器件(线性功率放大器)企业USI(美国)。

2004年,3G通信技术在全球主要国家已经商用,但用户增长率及终端销售量不及预期,通信市场整体尚处于2G时代,高通、联发科、美满电子在全球通信芯片市场掌握话语权。锐迪科的出现很快改变了这种状况。

成立第一年,锐迪科就争取到了给大唐集团做“大灵通”(SCDMA)射频芯片的机会。2006年乘胜追击,又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灵通”射频芯片组,到2007年该芯片的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60%。


2008年,锐迪科年营收同比增长了405%,已高达5550万美元。2010年,锐迪科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

短短几年间,锐迪科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通信芯片市场中最为亮眼的新秀,同时摇身一变为资本市场中的香饽饽,有关锐迪科将被资本收购的传言不时出现。

其中,流传最广的收购方莫过于当时国内排名第一的芯片设计企业展讯通信(成立于2001年,业务包含通信芯片和多媒体终端芯片)。

结果两方都出来辟谣,展讯通信创始人、时任CEO李力游称:“我们考虑过(收购锐迪科)。”最终未能达成交易则是因为锐迪科更多是一家业务偏向硬件的“零组件公司”,“如果我们要花钱,会想买一家软件工程师多一点的公司”。

戴保家则略显高傲地表示,锐迪科已经是“中国市场第一名的功率放大器、蓝牙、FM与DVB-S调谐器芯片供应商……没有理由被展讯甚至是高通收购”。不过他也调侃:“如果有合理的出价,我们也会考虑。但是,我很贪心的。”

戴保家的底气当然来自于锐迪科出色的表现,2012年他曾大胆预测:中国有完整的晶圆代工、IC设计与封测业者,还有系统厂商所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未来“必须是本土厂商才能继续玩下去”,对缺乏主场优势的外国大厂来说“游戏已经结束了”。

不过,资本的力量显然超出了这两位创业者当时所能预判的范围,无意牵手锐迪科的李力游和自信又“贪心”的戴保家,最终以一种曲折的方式牵手成功。

日后再与锐迪科牵手时,李力游或许没想到,自己并不是买方,而且已经“卖身”。

2013年7月,清华系紫光集团和展讯集团双双发布公告,宣布紫光集团将以约17亿美元收购展讯,5个月后交易迅速完成了。几乎同一时间,紫光集团也将目光转向了锐迪科。

对这块香饽饽,紫光集团最终给出了9.07亿美元的报价。

紫光集团的想法很好,虽然展讯与锐迪科的业务有所重合,但前者有设计通用手机芯片的技术积累,后者是国内通信芯片市场的最强玩家,只需将两家公司的业务梳理、融合,就能“再造”出一个实力雄厚的手机芯片企业,能赶超高通、联发科也未可知。


戴保家并不这么想,如果锐迪科与紫光集团旗下的展讯通信整合,锐迪科管理层的话语权必定会被削弱。

当时除了紫光集团,还有另外一方资本——浦东科创参与竞购。根据后者的收购方案,浦东科创收购后将不干涉锐迪科独立发展,是戴保家更为心仪的选择。不过,浦东科创的报价相比紫光集团较低。

价格至上的原则下,持股约37.43%的锐迪科第一大股东华平投资,更倾向于与紫光集团牵手。

在资本拔河中,创始人戴保家最终黯然出局。2013年12月,锐迪科官宣了新的董事长、CEO任命,2014年7月份,紫光集团完成了对锐迪科的收购。

戴保家则卖掉所有股份离开了锐迪科。

坊间传言称,戴保家离开时仅提了一个条件:保障锐迪科核心员工股票兑现和离开的自由。


芯片“复仇者”回来了


2016年,紫光集团开始推动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合并,到2018年一月份,整合正式完成。

另一边,离开锐迪科的戴保家并未消沉,而是率领部分原锐迪科员工成立了翱捷科技。有趣的是,并购锐迪科失手的浦东科创支持了戴保家的新一轮创业。翱捷科技于2015年4月成立,当年11月浦东科创便作为天使轮投资者进入。

被“驱逐”的创始人和出局的资本方站在了同一阵营,加上“ASR”的名字,坊间戏称翱捷科技是“复仇者联盟”。

成立之后,翱捷科技在2015~2019年间完成4次业务收购,迅速收集多项基带芯片等关键技术。在一级市场中,翱捷科技也颇受欢迎,分别在2017年、2020年获得阿里网络、小米长江产投加盟。


不过无法回避的事实是:2015年的通信市场,与2004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全球通信市场已经迈进5G时代,从头再来的技术难度不可小觑。

新时代里,基带市场逐渐走向寡头、自研。

最为明显的例证是,当年曾与锐迪科同台竞技的博通、英特尔、美满等企业早已宣布退出基带芯片市场。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Statista的数据,高通、海思半导体、联发科位列2020年全球基带芯片的市场前三名,分别占据2020年全球基带芯片市场份额的43%、18%、18%,合计超过79%。

对于翱捷而言,需要追赶的对手不仅有渊源颇深的紫光展锐,美国高通、台湾联发科是更大的挑战。

研发任务之重,也反映在了翱捷科技的研发投入上。2018~2020年间,翱捷研发投入均超过营收,三年间研发投入占比分别高达454.45%、149.96%、195.31%。

尽管如此,翱捷科技追赶与领先企业的技术差距仍需更多时间。在现阶段,尽快提升市占率是更为重要的命题。

联发科创始人、董事长蔡明介曾提出“S曲线”的说法:在IC设计这样的研发密集型产业中,一个产品从发展初始到最终阶段会经历“S”型的生命线,即以时间为横轴、市场规模为纵轴,一个新技术(新市场)的发展,会从左下角到右上角形成一个类似S型的曲线。对任何以研发为主的公司来说,S曲线是所有公司发展最重要的生命线,“first to the scale——尽早达到经济规模才是最重要的”

在技术相对落后的前提下,翱捷科技想要打开市场只能提升性价比,这也反映在了公司的毛利率上:2018年~2020上半年,翱捷科技整体毛利率呈现下滑趋势,分别为33.10%、18.08%、23.86%及18.29%。

相比之下,大部分芯片设计企业的毛利率在40%以上,比如兆易创新(存储芯片设计)2021年第三财季毛利率为44.32%、卓胜微(射频芯片设计)2021年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为57.97%。


面对现实,曾经豪言外国企业“游戏结束了”的戴保家也低调了许多,在浦东科创的一篇文章中,他只是克制地表示“中国在中高端基带领域大有可为”

从曾经锐迪科到如今的翱捷科技,17年间基带芯片市场风云变幻,“如何兼顾速度与质量”将是萦绕在翱捷成长过程中的核心命题。

在芯片领域,“时间就是生命”的游戏规则格外残酷。

技术的迭代一浪接着一浪、环环相扣,在智能手机浪潮迭起之时,国外巨头尚未来得及将触角遍布这一领域,也成为新入局者宝贵的窗口期。

如今在外国企业以充沛资金与研发力度攻坚的背景下,行业、市场的窗口被豪强们侵蚀的只留下了一条细微的“缝”。

国产芯片玩家就是在这条缝中辗转腾挪,以求突围,打破桎梏。

———————– END———————–



推荐阅读:


陈大同:中国拥有世界没有的机会
如何看待半导体产业的“四姨太效应”
最快半年,半导体高光就要反转?
“您已被踢出新能源汽车群聊”
制造一台光刻机,究竟有多难?
“孤魂野鬼,每天在中关村转悠”,这是我所认识的倪光南




是说芯语转载,欢迎关注分享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今年最惨新股背后,一个芯片大佬的起伏人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